回家过年说变化
老板,给我试一下这款咖啡色礼帽,要54码。”50岁的普华加指着一顶澳大利亚进口的礼帽,身旁的家人正在店内帮他挑选其他款式。
高原的冬天寒气逼人。清晨十点,位于兴海县义乌商贸城里十分热闹。走进一家藏帽靴店,一排排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藏式礼帽,最底层货架上陈列着不同款式的皮靴。
“店内大部分礼帽是从河北、上海进货,我们也会从美国、澳大利亚进口一些礼帽,零售价在1000元到3000元不等,很受农牧民群众欢迎。”店主介绍说。
每逢传统佳节,许多农牧民群众都会购买或缝制新衣。从传统藏装到藏潮文化,农牧民群众对于穿着的喜好也在发生变化,而潮流藏装也被更多人接受。
藏式图腾卫衣、绸缎空军棉服、摇粒绒藏式棉衣,人们忙着选购过年新衣,这些衣服大多融合藏族传统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小时候,每逢春节,我们都会穿上崭新的藏装,虽然现在更多人开始尝试现代改良藏装,但是传统仍需继承下去。”普华加说。
藏历初二,在兴海县温泉乡长水村四社切群加家中,一家人穿上节日盛装,围坐在桌旁共话新年新愿望。令人垂涎的干牛肉、糖果、饮料、麻花等食品摆满了整张桌子,浓浓的藏历新年年味扑面而来。
不仅仅是服饰,农牧民群众的餐桌也逐渐丰富起来。澳洲车厘子、新西兰猕猴桃、美国大杏仁、法国葡萄酒……切群加家置办的年货清单里,有不少进口食品。“现在超市里什么都有,我们买了好多东西,准备欢欢喜喜过个年。”切群加说。
如今,农牧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旅游过年成为新风尚。来自贵德县拉西瓦镇昨那村的旦正加,早就和家人计划去三亚过一个“温暖”年,他1月初便在网上订好了机票和酒店。
“现在,老家冰天雪地,但这边是夏天。往年春节我们都会在家过,今年想带父母去海边吹吹海风,忙了一年,是时候休息休息了。”旦正加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在海边晒日光浴的照片,朋友们纷纷点赞。
村居亮丽多彩,道路四通八达,产业生机盎然……如今,行走在海南大地,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业兴的美丽画卷正在铺开,全州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州两会精神,主动谋划,真抓实干,让生活更加美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