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兴海县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智能机器人 |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快报>今日兴海>详细内容

兴海:2023年这样干

来源:0 发布时间:2023-03-2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兴海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都有哪些?
主要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县域内主要地表水监控断面水质保持Ⅲ类及以上,节能减排控制在州定指标以内。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做优做美人居环境。
持续强化生态保护优先,争取成功创建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快省级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和保护“中华水塔”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持续开展国土绿化三年行动后续工作,加强对才乃亥苗圃及中铁林场400余万株种苗后期抚育管理。加快实施5150万元的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积极争取投资2.1亿元的5项水污染防治及农村污水治理项目、7009万元的8项水利建设项目。
有效发挥草原、河湖、湿地等固碳作用,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统筹衔接能耗、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加快清洁供暖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开展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坚持转型升级、“四地”建设不动摇,做专做特产业发展。
持续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贯彻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战略部署,继续打造“五优”产业,建设牦牛藏羊标准化生产基地14个、生态牧场2个,牦牛奶加工基地1个,农畜产品集散中心1处。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2万亩,粮食、油料总产量分别稳定在2.1万吨和0.6万吨以上。强力打造“赛什塘”南部高寒抗灾保畜饲草料种植和储备辐射基地,“河黄谷地”高杆玉米饲草料种植基地,“河卡”青南地区饲草料种植基地,重点打造青稞、油菜“两个万亩”和蚕豆、马铃薯、小麦“三个千亩”种植基地。
持续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积极抢抓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机遇,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加快水电、光伏、清洁供暖等重点领域的建设进度。有力推动水电发展,加快投资170.6亿元的羊曲水电站建设进度,力争泄水工程、引水及发电系统、挡水工程等早日建设完成;科学有序推进羊曲抽水蓄能、茨哈水电站的前期工作。快速推进光伏建设,加快投资27.43亿元大唐海南州兴海县大基地50万千瓦光伏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同时加速大基地330千伏汇集站以及大基地至750千伏香加变电站线路的规划、建设工作;积极促进投资27亿元的兴海县清洁供暖配套电源工程等项目早日落地实施。加快推进清洁供暖,全力推进总投资2.47亿元的清洁供暖示范县项目建设,保障城北区、城南区、乡镇集中供热清洁供暖改造项目按时建成投运,力争在2023年底完成7个乡镇153万平方米清洁供暖改造任务,打造清洁能源供暖“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典范,为全省清洁供暖改造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供暖商业、技术路径。
持续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温泉康养等新业态,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资本不断增值、积累和变现。大力发展当地民俗文化,打造兴海“则柔之乡”,进一步提升和扩大“生态兴海·秘境赛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借助青洽会等省内外交往平台,持续利用各级新闻媒体,全方位宣传推介生态兴海,不断提高文旅品牌的影响力。加强非遗文化传承,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加快推进俄合萨寺文物保护利用设施等项目建设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不动摇,做细做好民生事业。
全力提高就业创业增收,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持续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以上,劳务输出5300人以上,确保新增城镇就业340人以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87%以上。加快兴海特色性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鼓励引导返乡创业就业,激发创业活力动力。
全力办好优质均衡教育,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积极落实投资1.56亿元的子科滩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项目,投资2115万元的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幼儿园基础巩固提升项目,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力提升健康兴海水平,开工建设投资1200万元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中心等项目,积极争取投资3648万元的藏医院制剂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中藏医馆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中藏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与发展。打造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全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医保参保精准扩面,做到应保尽保。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完善政府兜底性养老服务保障机制,加快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落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政策,用心做好留守老人儿童、散居孤儿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和救助保障工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