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一线摸实情破解瓶颈促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巩固脱贫成果暨有效街接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精神,切实做好 2022年度兴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2022年街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库建设工作,2月9日至2月11日,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周本加带领县委副书记马海山、县委组织部部长周拉才让、县政府副县长托买、县政府副县长郭鼎立及县乡村振兴局、县农牧和水利局、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对全县七个乡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
调研组以“任务在一线落实、责任在一线压实、作风在一线转变、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创造”五个一线工作法,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分赴曲什安镇才乃亥村,中铁乡杜宗村,子科滩镇泉曲村,兴海县高原生态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龙藏乡麻日毛村集体、唐乃亥乡下鹿圈村集体)、安多民俗文化村扶贫车间,河卡镇都台村、红旗村、幸福村等地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了特色产业发展、农牧民稳岗就业、村集体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合作社生产经营模式等情况,并就依托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为民办实事、统筹城乡发展及确定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一行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农村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严格的标准,全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要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新兴海。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各乡镇、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要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凝聚共识,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有效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刚性约束,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突出抓好生态“保护”和“治理”,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将生态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二要抓好脱贫成果巩固,建设“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新兴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也是过渡期内实施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放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一系列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发展、稳岗就业、扶贫资产管理、金融帮扶、社会帮扶等方面狠下功夫,用足用好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好机制、好措施,高质量推动衔接期内各项工作,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三要抓好项目有效落实,建设“高质量、高标准、促发展”新兴海。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抓手,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加快项目谋划储备和实施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州关于做好2022年街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库建设相关要求,通过一线调研,科学谋划、缜密论证等措施,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服务等方面严格程序,从项目真实性、必要性、建设内容、资金概算、预期效益、帮扶机制是否符合本地区规划等多个方面,对编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并结合本区域发展实际对项目内容进行优化调整,确保2022年兴海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有效落实。四要抓好产业发展带动,建设“强产业、创效益、树品牌”新兴海。产业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活水源泉”,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把产业兴旺作为解决农牧区发展问题的前提,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科学谋划好、发展好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充分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重点抓好奶产业、种植业、养殖业,以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为导向,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途径,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完善产业链,不断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因势利导做精做细本地优质产业,找准路子加强特色产业的市场营销力度,激发农牧业产业发展动力,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质量效益,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报兴。五要抓好集体经济发展,建设“壮经济、保增长、创示范”新兴海。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牧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乡镇要因村制宜,有的放矢,积极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党建引领、用好用活资源开发、资产经营、产业带动、乡村旅游、抱团置业、实体带动、招商引资、服务创收等模式,有效探索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和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好措施,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打造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村集体经济示范村,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多途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