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兴海县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智能机器人 |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兴海县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实效

来源:0 发布时间:2021-06-0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兴海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组织和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扎扎实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和提升了全县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民履职察实情,党史学习有目标。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生活一线、深入乡镇、结对帮扶村社、深入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一是探访民生民情,做群众的“贴心人”。紧密结合中央及省委1号文件精神宣传等重点工作开展,组织各联乡工作组、结对帮扶单位和部门,通过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活动,期间共安排抽调30名县级领导干部蹲点,派出副科级以上干部73名,干部职工150名,充分借助自身行业工作优势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将党的声音带入寻常百姓家,努力做到宣讲不落一户一人,并重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单位抓落实。目前,共调运各类种子303.6吨、化肥315吨、地膜2.8吨、农药1.5吨,发放支农贷款9315万元。另外,组织全县各乡镇394名农牧民开展了涵盖实用技能、防疫知识、蚕豆种植、农资打假知识等内容的四期培训班,确保了党史学习教育起好步。二是征求意见建议,做群众的“暖心人”。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行业特点,结合全县党史学习教育方案中开展“访百户农牧民家庭”要求,深入到基层一线,慰问走访生活困难户、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25001万余人次。期间,通过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协调沟通、上下联动等方式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并有效化解了涉及历史遗留、草山地界等矛盾纠纷4起,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在基层一线开花结果。三是连天线接地气,做群众的“知心人”。在学习教育中通过12345民生热线、设立信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等途径,县就业局有针对性地对城镇失业、就业困难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28期,参加学员1350人,提升了自身素质,拓宽了就业渠道;县公安局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紧盯群众急事难事愁事,在全县范围内对因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等原因造成的无户口人员进行集中摸排,并按照相关政策经审核鉴定后,一站式服务(鉴定、办证、落户、送证)申报登记,期间对家庭经济困难未做DNA鉴定的费用由公安局承担,此举赢得了广大牧民群众的点赞;县工会关注职工面临的新困难、新所求为全县一线230名环卫工人设立的7个“暖心早餐”点,解决了环卫工人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精准发力出实招,党史学习有动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为奋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兴海提供坚强的保障。一是开出“分解清单”,让民生目标制度化。坚持把工作重点转到学史力行、服务群众上来,研究和制定下发《兴海县人民政府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逐级分解省州县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县“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1年重点工作细化为8个方面38个具体事项,着眼民生事业发展瓶颈,着力抓好民生项目工程,有效实现了工作任务、责任人、落实时间的“三具体”,做到“人人肩上有任务”,确保“件件事情有人抓”。二是列出“载体清单”,让民生落实规范化。坚持把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以“六项专题行动”和“十个一百”系列活动为载体,认真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及时制定下发《兴海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知》,分解十项办实事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并举。期间,按照县委制定下发的《兴海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全县各党组织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实际工作通过开展了各类系列活动。县妇联、县文明办联合围绕“爱党爱国、诚信守法、勤劳奉献、团结风尚、卫生整洁”的“五星”标准,在全县范围评选出100户文明(最美)家庭,以既接地气、又聚人心的方式有力形成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比学赶超学习氛围。三是亮出“服务清单”,让民生服务实惠化。通过高质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全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响应,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目前,全县85个志愿服务举办志愿服务活动32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超过1000人,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同时,由县民政局主动沟通协调各乡镇,着力强化低保动态管理,通过进村入户、全面排查、调查摸底等措施,共动态调整农村城镇低保户98340人、新增72198人,全力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图片

   善作善成求实效,党史学习有品质。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重要内容,突出抓落实,着力凸显“便民”“惠民”“利民”实效。一是厚植“便民”思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社情民意处置工作流程,畅通政务服务新常态。目前,县政府政务服务大厅已进驻行政审批事项128项,公共服务事项256项和高频事项100条,网上可办实现“双一百”目标。目前,全网可办率约为98%,入驻单位14家、24个窗口,进驻率达到78%以上,同时,全面加快公共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及“就近办”“代理办”“上门办”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效能,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使群众诉求、咨询、办事渠道更加通畅、规范和高效率。二是深挖“惠民”理念。2021年全县新建项目59项,总投资12.5亿元;确定州属重点项目6项,总投资1.59亿元。目前,已完成年内投资3.37亿元,项目涵盖了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南部三乡饮水提升、智慧综治中心、医院感染性病区等多个领域,将对兴海民生事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持续释放更多惠民红利。三是巩固“利民”举措。认真落实“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的要求,坚守生态利民,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境界。认真落实全县退牧还草、村容村貌整治、铅锌矿尾矿渣治理等项目实施,在加强生态保护和强化污染防治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生态文明成为兴海县靓丽的名片,让生态利民红利不断释放。坚持产业利民,通过招商引资、合作社股份制、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不断做强有机畜牧产业,做活文旅融合产业、做优中藏医药产业,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享受利民福利。目前,县自然资源局牵头负责投资1790万元实施了国土绿化6.9万亩,栽植各类苗木30.9万株,治理退化草原3万亩,使全县生态屏障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由县农牧和水利局负责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项目的有序实施,加快了全县现代生态绿色农牧业产业的提质增效,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检验了办实事开新局的成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