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3-07-0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海南州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亮点纷呈
年初以来,海南州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综合扶贫、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要求,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努力转变扶贫开发模式,积极创新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扶贫工作亮点纷呈。抓项目,财政扶贫资金创历史最高。截止目前,已争取落实扶贫开发财政资金1.44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争取省财政厅下达同德县特殊类型扶贫专项资金2500万元;争取建立村级扶贫产业发展互助资金1000万元;争取整村推进项目资金6400万元;争取易地扶贫项目资金3115万元;争取连片开发项目资金1400万。各类项目共涉及85个村10791户37184人。惠民生,同德县特殊类型扶贫工作全面启动。根据规划,同德县三年共计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六大类项目357项,总投资42亿元。2013年,计划投资17亿元,目前已落实各类项目资金9亿元,其余8亿元正在进一步衔接和争取。提素质,农牧民转移培训形式多样。争取落实“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资金60万元,严格按照“户申请、村证明、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以人均补助1500元的标准,对共和、贵德、贵南、兴海县的贫困农牧民400人进行技能定向培训,增加就业率,拓宽增收渠道。瞄长远,合力完成产业扶贫规划。编制完成了《海南藏族自治州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规划》,规划总投资54.67亿元,主要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建设项目,带动核心区和辐射区农牧民走上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的致富之路,促进农牧业、旅游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强督查,如期上报扶贫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对“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两年半以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系统的评估和总结,在认真细致分析当前我州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完成了“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为全面完成“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奠定了基础。谋良策,积极筹备兴海县扶贫调研。针对兴海县南部三乡(温泉、中铁、龙藏)农牧民群众生活异常贫困的实际,年内对以上三乡的贫困状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攻坚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力争在“十二五”末与同德县同步解决温饱,基本实现脱贫。重协调,整合资源联点扶贫实现新飞跃。上半年,省州县联点单位、企业、党员干部联村帮户工作共投入各类资金6942.59万元,其中实施项目118项,投入资金5823.15万元,捐款捐物805.62万元,资助学生学费313.82万元,举办培训班779期3.5万人(次)。协调劳务输出9475人。求转变,积极探索扶贫模式新途径。积极探索大扶贫格局下的扶贫模式,加快了扶贫开发方式转变,创建了联户经营型、股份合作型、专业合作型、基地规模型、企村共建型、租赁经营型等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实现了从分散式、短期型的扶贫方式向集中式、产业型扶贫方式转变。促整合,行业扶贫资金显成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优势,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集中力量打攻坚,截止目前,全州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996万元,有效改善了项目村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条件,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