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兴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3-01-28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财政、金融、审计

海南州农牧区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情况和主要措施 及存在问题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28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基本情况
2012年,海南州共免费培训农牧区劳动力4078人,完成目标任务2660人的153%。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70675人次,完成目标任务53000人次的133%,其中:跨省转移就业7754人次,完成目标任务6800人次的114%,省内跨区转移就业21510人次,地区内转移就业41411人次;劳务收入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2.5亿元的120%。
二、主要措施
一是完善机制,着力提升培训能力。深入基层了解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不断完善和落实就业培训各项政策规定与措施,在强基固本和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推进培训就业工作上层次、规范化、常态化运行。充分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采取校企合作、校校联合、进厂驻点、进村入户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开展“定单”、“定向”、“定岗”培训。加强与援助方江苏省对口援助青海藏区海南州农牧区劳动力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搭建培训转移就业合作交流平台,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二是强化措施,着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本人意愿设置培训专业,确定培训课程和教学计划。同时,本着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用工需求、新落地工程项目等实际情况,开展包括创业培训、汽车驾驶员、挖掘机驾驶员、烹饪、电工、电焊工、瓦工、钢筋工、藏绣、歌舞表演、石雕、唐卡、农机具修理、汽车摩托车修理、种养殖、农家乐(三合一)、家政服务等工种的就业技能培训,并联合企业开展操作培训,讲授操作生产流程和具体生产技能技巧,教会学员掌握具体的劳动技能,加大岗位实训力度,保证培训的实际效果。三是拓宽渠道,着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充分利用本州实施的水利水电、交通、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招用当地劳动力就业,建设项目招投标条款中明确规定招用普工比例达到60%以上,积极为农牧民创造更多的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机会。同时,深入县、乡、村、社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并走访劳务经纪人,讲解发展劳务经济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发挥专长,积极带领当地农民工外出务工。2012年,全州共有1700多人赴海西州诺木洪、大格勒、德令哈等地采摘枸杞,人均收入达4500—5000元,预计创收760万元。另有95名劳务人员赴新疆五加渠市、巴音郭楞州等地采摘棉花,人均收入达3600—4000元,预计创收34.2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一是就业资金地方配套难度大,到位率低,投入不足,尤其缺乏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二是全州职业培训机构规模小、层次低,且无实训基地,培训工种范围小,师资力量薄弱,培训软、硬件均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培训工作的需求。三是农牧区劳动力受成长环境、语言障碍、民族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思想观念陈旧,就业竞争能力弱,外出务工渠道狭窄。四是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低,且企业少、规模小,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制约了农牧区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