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3-01-23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财政、金融、审计 |
海南州全面安排部署2013年财政工作
1月18日,海南州召开全州财政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去年的财政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机遇,研究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一是增加经济总量,扩大财政投入。要把扩大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在支持地方融资、推进招商引资、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吸纳各类社会资本、扩大投入总量上做文章,努力扩大财政政策综合运用的倍数效应,不断壮大财力总量,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努力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力度,着力支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突出支持能源产业、基础产业、优势企业、园区经济、循环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我们要牢牢把握组织收入这一中心工作,强化收入分析,挖掘税源潜力,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税收征管,及时研究收入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组织收入,确保全年任务如期完成。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后续财源。要把培植后续财源作为拉动地区经济,促进繁荣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大对重点项目和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和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培植一批纳税大户;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促使其早投产、早受益,培植持续财源,逐步克服税源结构单一,过度依赖营业税的被动局面。同时,正确处理好结构性减税与加强税收征管的关系,认真做好税源分析,深挖潜力,加大税收征缴监管力度,促进财税增收。三是突出保障能力,推进民生事业。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紧紧围绕“民生工程”建设,集中资金,切实做好提高各类民生提标扩面的资金保障,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持续扩大就业总量,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投入占比;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认真筹措落实配套资金,支持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农村牧区住房建设;支持民生工程货币化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支持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四是创新体制机制,扩大改革成果。财政改革要服从服务于大局,牢固树立配合协作的意识,继续大力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户籍制度、民生工程货币化,以及教育、科技、金融、文化、社会管理创新、农牧业生产经营等领域的改革,为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财力支撑。在全面总结财政内部改革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在规范操作程序,完善规章制度,提高运用程度,扩大改革成果上下功夫。继续推行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使税收收入的规模、增速、结构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真正反映到增强财政实力上来,最大程度释放财政改革效益。把提升县乡财政管理水平作为重视基层、夯实基础、整体推进的重点,加大落实力度,努力缓解财政管理地区间不平衡的现象,有效提升财政管理整体能力。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习教育和培训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干事、踏实干事、激情干事的队伍,为财政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要善于沉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为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创造条件、奠定基础。要时刻绷紧党风廉政建设这根弦,在教育、制度、管理、监督等方面针对性强化各项措施,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治税,严格制度约束,加快惩防体系建设,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水平,确保干部、资金安全,树立良好的财政形象。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财政知识,熟悉财政相关政策,准确把握和严格执行财经工作纪律。地方党委政府要经常听取财政部门的汇报,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财政部门做好工作。财政部门也要主动向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汇报工作,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