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3-01-1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财政、金融、审计 |
贵德县“小财政”支撑“大民生” 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2012年,贵德县立足“小财政”支撑“大民生”,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投资4500万元的河阴小学异地新建项目进展顺利,投资860万元的当车民族寄宿制小学校安工程教学楼、河西寄宿制学校运动场和看台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400万元,完成了15所幼儿园改造工程,开工建设了河阴镇第二幼儿园、尕让乡幼儿园、新街乡中心幼儿园,常牧中心幼儿园正处于设计阶段,全县学前教育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拨付学校公用经费、取暖费、午餐补助、保险费、高校就读一次性奖补、学生营养改善补助资金3891.2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35.61万元。2012年,全县高考学生799人,上线774人,上线率为96.9%。二是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510种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0%左右。投资435.3万元,为县、乡、村医疗机构配备医疗设备,足额落实村级卫生室公用经费,将村医养老保险纳入财政预算,乡村医疗设备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医务人员报酬普遍得到提高,5所乡镇卫生院及119所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建设水平。实行城乡居民医疗救助 “一站式”服务,救助医疗困难群众9449人次,发放城镇医疗补助费144.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补助费358.28万元,报销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费用11.7万余元。同时,认真开展奖励扶助政策和“康福家行动”,为双女户、独生子女家庭户、失独家庭发放各类补助191.72万元,全县人口出生率为5.7‰,自然增长率为3.7 ‰,计划生育率97.6%,综合节育率87%,节育措施及时率96%。三是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开工建设群众文化体育场馆和藏文化创意园项目,保护性维修了亦扎石关帝庙、王屯龙王庙、贡巴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了8158户农村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全面启动“德行、德育、德言”为主的德文化工程,开展送戏下乡15场次、送电影下乡1246场、周末文化广场演出35场次,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狠抓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成5075套城镇廉租房、1600套公租房建设任务,2012年实施的112户游牧民定居、1715户农村奖励性住房和450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向全县城镇低保户、农村低保户、五保供养人员、老龄群众、重点优抚对象、义务兵家庭共发放各类补贴4062.61万元。救助孤儿154人、重度残疾人700人,发放救助金130.92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89个,公开招录国家公务员15名、中小学教师、乡镇卫生院等专业技术人员93名,采取同工同酬的办法将79名专业技术人员吸纳为基层卫生系统工作人员,37名挂靠生和7名96年和97年师范生吸纳为教育工作人员,彻底解决了挂靠生就业问题。投入资金7938万元,实施了河西镇瓦家等6个村的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奶牛养殖、蔬菜保鲜库、果品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实现了扶贫开发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贵德县政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