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3-01-0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工业、交通 |
海南州文化工作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取得成效
(一)基础建设方面。2012年,海南州文化体育系统共争取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4.4731亿元,其中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项目资金2.0831亿元,文化产业基础设施项目资金2.39亿元。
(二)非遗保护文博发展方面。一是各县均建立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体系,共整理公布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8项,已初步建立了海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体系。二是积极筛选全州重点文物单位和加强州民族博物馆收藏文物工作,经与省文物局多次请示协调,把原我州宗日遗址出土文物15000余件成功移交回州民族博物馆,其中精品约有100件(陶器80件、骨器10件、石器9件、玉器1件)。同时,深入基层和各地区,征集濒临灭绝的各类民族民俗文物44件(套)。至此,州民族博物馆馆藏宗日文化文物总量已达16000件。
(三)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方面。一是全年创作舞蹈作品7个,舞蹈音乐、歌曲、曲艺、歌词作品12个,歌伴舞节目2个。二是投资320万元,创作完成了大型民间故事(历史)彩绘唐卡长卷《文成公主进藏图》的绘制工作。三是州群艺馆出版发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青海海南·首届全省原生态情歌大赛》DVD光盘,共10碟,时长560分钟。四是全州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相关音像及文字资料整理完毕,12月底将以画册、DVD形式出版发行。五是2月份和9月份,州民族歌舞团走出国门赴瑞士和韩国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填补了海南州民族歌舞艺术赴境外演出的空白,受到外国观众的赞扬和好评,宣传了青海,提高了海南知名度。六是自2011年我州布绣嘎玛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的首批藏绣唐卡产品出口美国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动了我州民族手工艺产品的蓬勃发展。
(四)打造品牌扩大产业方面。一是成功举办了青海·贵德第七届黄河文化旅游节,通过举办文艺汇演、皮影戏、锅庄、戏曲、歌舞、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旅游节的文化内涵。二是逐步打造贵德县“尊道贵德”、共和县“共舞和谐”、同德县“同心同德”等地域文化品牌,彰显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德”、“和”等文化氛围,推动海南文化繁荣发展,丰富文化旅游内涵。三是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规模空前。总占地面积515亩,总投资5亿元的共和县藏文化产业创意园、贵德县娘本藏文化创意园、贵德县文化旅游产品加工园区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四是文化产业产值明显提高,截止目前,全州文化产业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率30%。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完善。由于文化管理体制原因造成基层文化单位“职”“责”不对应、“岗”“员”不对称等结构编制问题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工作职能无法得到切实履行,无法有效推进文化活动。基层文化站基本没有正式的专职工作人员,兼职人员“兼而不顾”极为普遍,部分乡镇招聘临时工进行管理,但由于待遇低,管理队伍极不稳定,村级农牧家书屋无专人管理,国家投入的设施设备长期闲置现象较严重。
(二)文化艺术人才严重缺乏。从全州公益性文化事业角度看,现有在编人员220人中的副高以上职称26人主要集中在舞蹈和声乐两个艺术门类的表演类之中,编剧、作曲、编导、文学创作等创作类的人才严重奇缺,文博、艺术研究等领域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全州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90%以上是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学过企业管理的只有2人,文化创意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总量不足以支撑实现“文化自强”的目标。
(三)文艺演出场地严重缺乏。近年来,虽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完善了州、县、乡三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但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到位的现象,剧场建设滞后是其中之一。剧场是一个地区引导繁荣地方文化,带动发展地区艺术的引擎,具有很强的专业特性和特殊功能的场所。由于没有演出剧院,我州文化建设大幅下滑,群众性文化活动大量减少,对外文化交流锐减,党和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文化志愿活动无法接纳,尤其精品剧目演出率成为零。
三、对策建议
(一)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文化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以贯彻党的文化建设为契机,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文化体制建设、文艺队伍建设、文艺人才培养对建设文化塑州、文化强州、促进全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要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灵活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活力,统筹抓好各类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建设。
(二)完善培养培训机制。一是要充分发挥现有的文艺阵地作用,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展演、交流平台,提升他们的文化文艺素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文艺评论、研究和培养工作。二是
注重培训,提高文艺人才素质。抓好人才规划,明确培训目标,各级文化单位要积极邀请省内外名家开展讲课辅导、现场教学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选派有潜力的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到各级专业院校进行深造充电,以此提升文化工作能力和文艺创作水平。三是不断改进文化文艺工作方法,关心支持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大力提携文艺工作新人,鼓励支持他们发挥优势,多出精品力作。四是积极引进文化文艺人才。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高层次文艺人才,改善文艺人才队伍结构,提升文艺人才档次,采取灵活多样的软引进方式,如“客座”、签约、文化顾问等。
(三)抓好项目争取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州图书馆业务用房和援建项目海南州民族体育场等在建重点工程的建设进度,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在建工程顺利实施。二是继续把州博物馆、州县歌舞剧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寺院图书室等项目作为重点争取项目,组织可研论证,全力推动重点项目进入国家投资计划。三是加大基层文体设施建设,继续落实“免费开放”、文化进社区、村级信息资源共享、乡镇文化站设备购置等各项补助资金,加大对基层文化站点的投入,完善基层文化服务网点建设,建设基层文化服务共享平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