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3-02-19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工业、交通 |
兴海县2012年度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2012年,兴海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284万元,增长8.8%,完成年计划的95.4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3656万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完成93910万元,增长11%;第三产业完成38718万元,增长8.6%;三产比重为从上年的30:47:23调整为29:50:21。
一、基本情况
(一)农牧业生产平稳运行。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32730亩,同比持平。其中:粮食作物总播面积57013亩,增加2108亩,增长3.84%;蔬菜大棚播种面积97亩,同比持平;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3799亩,减少3108亩,下降4.65%;青饲料播种面积11821亩,增加1000亩,增长9.24%。粮食总产量为10154吨,减少1628吨,下降13.82%,油粮总产量为4829吨,增加179吨,3.85%。共繁殖各类仔畜46.97万头/只,增加3.86万头/只,增长8.95%,繁殖率为77.79%,同比持平;成活各类仔畜43.11万头/只,增长9%,成活率为91.78%,提高0.06%;成幼畜死亡1.01万头/只,死亡率为0.89%,同比基本持平。农林牧业总产值75504.21万元,增加10038.95万元,增长(现价)15.33%,其中,农业产值24384.71万元,增加3154.27万元,增长14.86%;林业产值1370.02万元,减少190.02万元,下降12.18%;牧业产值48959.48万元,增加7044.7万元,增长16.81%;农林牧业服务业产值790万元,增长3.95%。实现农林牧业增加值53655.79万元,增长5.72%,完成年计划的100.67%。其中:农业增加值13352.54万元,增长6.36%;林业增加值704.42万元,下降17.46%;牧业增加值39124.83万元,增长6.16%;农林牧业服务业增加值474万元,增长0.92%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86649万元,增长(现价)17.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324.6万元,增长0.4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407.99万元,115.52%。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9650.97万元,增长8.55%,完成年计划的87.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2867.67万元,增长0.20%;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6783.3万元,增长122.25%。(三)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已入库项目140个,增加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0个,减少12个;续建项目30个,增加14个。完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256261万元,增长36.95%。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126871万元,下降12.75%,完成年计划的75.87%。其中:续建项目完成57499万元,新建项目完成69372万元(农村农户完成投资18719万元),分别占县属固定资产投资的45.32%和54.68%。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1214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1.2%。(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累计达到6663.18元,增长18.81% ,完成年计划的104.2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达到17323.12元,增长12.04%,完成年计划的100.03%。(五)消费品市场供需两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41万元,增长15.79%,完成年计划的98.13%。按地区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8940万元,增长15.69%;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4001万元,增长16.04%。(六)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97万元,增长25.56%,完成年计划的102.37%。其中:税收收入6204万元,增长29.82%;非税收收入1493万元, 增长10.51%。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7318万元,增长6.45%。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9066万元,增长43.23%。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55215万元,增长36.41%;企业存款余额为6171万元,增长146.74%。金融贷款余额为33117万元,增长48.25%。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牧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规模经营能力弱,生产效益低下。二是工业生产结构单一,易受市场制约,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拉动经济能力下降。四是城乡居民劳动技能有待加强,就业门路不宽,增收渠道狭窄。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和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行规模种植,继续搞好种子、化肥、农药调运,加强农业种植技术服务。二是继续推行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加强藏系羊产品选育和野血牦牛复壮工作,加强畜疫防治,进一步实施黑土滩治理、草原灭鼠工程,加强和规范合作社管理机制。(二)加强管理提高工业质量效益。一是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生产工艺落后的产能。二是加快有潜力的水电、矿产资源项目开发力度,实行全面开发、重点突破、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强支持服务力度,进一步落实国家对微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三)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一是整合各方面的劳动技能培训资金,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劳动技能培训方案,使劳动技能培训更具针对性、实用性。二是及时掌握劳动技能需求信息,建立劳动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公布劳务需求信息,为劳务人员寻找劳务岗位服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