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3-07-0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工业、交通 |
贵德县挖掘“两基”内涵 提高“普九”成效
贵德县把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任务落实,“两基”工作内涵不断丰富,“普九”工作成效显著提高。一是加强督导督学工作。制定《贵德县教育督导室督导工作方案》,构建了乡镇、部门、学校、家长、宗教人士合力控掇保学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辍学生如期返校。
二是改善办学条件。利用3年时间,投资1.74亿元,实施了总建筑面积为74821平方米的6所学校建设项目,撤并中小学68所,上划高中2所,全县学校总数从布局调整前的87所调减至12所,学校布局逐步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的态势。狠抓校安工程,截止8月底,可全面完成60470平方米的C级危房加固和25400平方米的D级危房拆除新建任务。加强学前教育工作,采取民办公助、就近入园和标准化办学的原则,大力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截至目前投入资金4943万元,新建、改造升级幼儿园44所,招聘幼儿教师61名。三是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通过听推门课、送教下乡、岗位大练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扎实开展中小学调研测试工作,深入开展家访,加强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合作,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使“两基”巩固提高从被动逐步转变为学生家长的自觉行动。四是优化提升教师素质。全面实行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近三年共选派校长外出培训80人(次),建立了以23名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后备校长队伍。建立健全教师引进、培养、调配和激励机制,先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小学教师104名、初中教师15名、特岗教师55名;强化在职教师学历补偿教育,与鞍山师范大学联合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函授班,94名教师已取得本科学历,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先后组织305名教师赴省外进行中长期培训,提高了师资质量,优化了师资结构。五是提高教师待遇。落实了每月100元的教师通讯费,每月200元、150元、130元、100元的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津贴,每课时10元的超课时津贴,寄宿制学校每月每生3元和非寄宿制学校每月每生2元的班主任津贴。建立中小学教师定期体检制度,每两年对45周岁以上的教师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六是巩固扫盲工作成果。采取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和乡镇村社负责人联合督促的办法,加大对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督促工作力度,杜绝了新文盲的产生。将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与扫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扫盲工作与科学技术运用的“双赢”。2012年,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6.2万人(次),1.86万人初步掌握了1—2项生产技能;今年上半年,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8411人(次)。(贵德县政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