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6-08-1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科技、教育 |
海南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有序推进
海南州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全州上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科学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各项任务,已累计完成投资13169万元,项目覆盖全州五县32个乡镇260个村,覆盖率达到61.4%。
加强组织领导,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在组织领导上,州县政府均成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发改、财政、环保、住建、农牧、水利、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州县农村牧区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环保部门牵头协调、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工作机制。在项目推进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奖惩措施,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在项目实施上,各县政府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统筹协调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组织精兵强将,精心组织实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在责任落实上,各级政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目标,量化建设任务,上下齐心协力,狠抓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环保意识。全州上下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把农牧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和环保等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摆到突出位置,充分利用人代会、政协会、群众集会、重大节日节点、物资交流会等时机,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海南报》、办展板、黑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巡回宣讲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和方法,大力宣讲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努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六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60856份,巡回宣讲28次,举办专题讲座15次,办展板299次,办黑板报和宣传栏15676期。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牢固树立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保护农村牧区环境就是保护农牧区生产力,改善农牧区环境就是发展农牧区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增强了农牧牧区环境保护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了解环保、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牧区环境整治工作得到空前重视,为整治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
严格责任落实,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针对全州农牧区生活垃圾清运难、收集难、处理难的实际,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州环保局根据各县实际分别编制了农牧区保洁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并交付各县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目前,五县已完成修改,并报各地政府审批执行。其中:贵南、共和两县方案已通过政府审批并下发执行,其他三县正在报批之中。方案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第三方农牧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机构,从省财政安排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中统筹安排农牧区环保设施运营管理等费用,形成农牧区环境保洁长效机制,实现环境卫生管理常态化;组建一支覆盖县、乡(镇)、村社、寺院的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将保洁原纳入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草原管护公益岗位;优先从低收入农牧户和低保户中聘用责任心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选定为村庄环卫保洁员,形成稳定的农村牧区保洁队伍。通过建立健全农牧区保洁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农牧区环境卫生“脏、乱、差”和生活垃圾清运难、收集难、处理难等三难问题。
强化环境监管,确保农牧区饮水安全。保障农牧区群众饮用水安全是农牧区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州县环保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农牧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科学划定和调整了农牧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做到了界限清楚,布局合理。发改、水利等部门积极落实人畜饮水工程,完善供水设施建设,合理布置和规范农牧区饮用水源取水点,做到了饮水安全与农牧区环境连片整治相结合,两促进。同时,加强饮用水源环境监管,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内施用农药化肥、堆放垃圾和进行畜禽养殖,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各类建筑和污染源,努力改善农牧区饮用水水质,妥善解决了村镇工程性、结构性缺水及农牧区饮水困难等问题。禁止在饮用水保护区建设排污企业,防止工业污染源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工业企业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制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
突出项目管理,努力提高项目质量。严把项目审批关。凡是重大污染项目不得在农村牧区建设生产,不审批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保证建设项目每个环节不减少,每项程序不违法,从源头上防止不法行为发生。认真贯彻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质量控制制度,做到项目组织和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到位。严格实行项目资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封闭运行”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规范运行,安全管理。结合“百企联百村”活动和实施“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千村建设、百村示范”、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全州旅游资源开发等有机结合,整合项目和资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治污设施,有效推进了全州农牧区生活污染治理工作。
项目实施有力,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六年来,累计配置户内垃圾桶18387个、户外垃圾桶3624个、保洁工具1143套、摆臂式垃圾车69辆、垃圾斗1107个、三轮自卸垃圾清运车51辆、四轮自卸垃圾清运车133、人力三轮清运车9辆、10吨自卸车1辆和压缩式垃圾车7辆;铺设污水管网118524米;修建检查井1988个、化粪池11座、50 m3污水处理站1座、生态污水收集系统134座、1万方垃圾填埋场5座和公共厕所182座;设置饮用水源保护区网围栏34986米、标示牌144个、界标6个、项目标识牌84个。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有力实施,全州农村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连片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了污染物向受纳水体的输入量和对草原、农田的危害,明显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提升了项目区干部和群众的保护环境意识、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的素质,促进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出良好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也为进一步推进全州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具有现实的实际意义。同时,通过走访调查,项目实施村群众对项目实施效果满意,反映良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