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兴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7-09-18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科技、教育

兴海县2016年财政总决算编报说明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18 浏览次数: 【字体:



兴海县2016年财政总决算编报说明

2016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人大的监督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努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力保障。在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2016年度财政总决算的编制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兴海县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人,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43996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3141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2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246581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1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GDP比重为6%。耕地面积141422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77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2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398元。

二、预算收支情况

2016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627万元,占目标任务11708万元的108%,同比增收533万元,增长4%。其中税收收入7330万元,非税收入5297万元。实现支出143996万元,预算执行率98.8%,同比增支2803万元,增长1.99%。

三、预算执行结果

预算执行结果:总财力14561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25979万元,本级收入12627万元,调入资金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69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收入5314万元(其中:新增债券1550万元,置换债券3764万元)。支出143996万元,年终结余1619万元。

四、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1241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024万元,本级收入21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万元。实现支出1063万元,调出资金1万元,年终结余177万元。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27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322万元,投资收益30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075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39万元. 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936万元;转移支出3万元。本年收支结余48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899万元。

六、政府性债务情况

2016年年初数9638万元,期末数10425万元。各项风险指标均在安全区域。

今年根据省财政厅下达2016年第一、二、三批地方政府债券额度的通知,我县置换债券额度3764万元,其中:第一批置换600万元,第二批、第三批定向置换债务债权解除协议资金3164万元。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550万元,其中:第一批新发行债劵1330万元,第二批新发行债劵250万元。

七、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青海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6年省对下第一批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青财预字[2016]744号)、《关于下达2016年省对下第二批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通知》(青财预字[2016]1827号)共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546万元。主要安排使用情况为:“村警”误工补助资金27万元;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6万元;第一次工资增资1498万元;民族团结奖励资金238.5万元;第二次增资776.5万元。

八、2016年财政工作回顾

(一)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促进收入平稳增长。针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平衡预算难度加大,转移支付下拨总量减少、后续财源不足的实际困难,全县财税部门沉着应对财政收入组织工作中出现的新困难、新问题,坚持预测分析和依法依规征管,保持了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超额完成了省州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切实强化支出管理,确保支出规模提升。及时拨付各类专项,采取预拨、垫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落实支出责任等措施,着力加快支出进度,全县一般公共财政支出执行率达99.32%,有效发挥了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作为加快实现支出的主要途径,建立健全定期清理整合工作机制,采取台账登记、整合使用等多种措施,切实加大整合力度,全县共消化清理财政存量资金43482万元,占2015年末财政存量资金的65.44%,其中实现支出34349万元,已经收归国库9133万元,安排支出5621万元,切实为加大投入、保障发展、改善民生做出了努力。

   (三)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原则,突出脱贫、生态、基本公共服务、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全面落实了改革性政策和惠农惠民政策,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全年民生支出达104263万元,占总支出的71.74%,其中:公共安全支出5025万元,教育支出2066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69万元,文化体育传媒支出268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723万元,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8554万元,农林水支出3795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66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完成8527万元。

(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积极推进财政改革。

一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会计管理工作。对2014、2015年度高原美丽乡村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及效益进行专项检查;25个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收支情况、会计信息质量、部门决算帐表一致性进行检查;2014-2015年度罚没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收缴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3乡镇和10个行政村开展了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对7乡镇2016年乡镇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加强村级财务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和会计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会计人员持证上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举办会计培训班13次,使财务人员熟练掌握财务软件,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二是强化资产管理。全面完成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截止基准日,资产账面数17.64亿元,盘亏资产0.03亿元,清查结果17.61亿元。三是推进各项财政改革。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完成省对县、州对县、对各预算单位、各乡镇和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推进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涉农资金、政府采购信息及“三公经费”公开;启动2017年零基预算编制工作和2017-2019财政中期财政规划,试编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强化政府采购管理,严格各项采购制度。采购预算5315.53万元,实际执行5130.91万元,节约资金184.62万元,节约率3.47%;扎实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改革,国库集中支付资金10112笔149907万元,其中直接支付8331笔148239万元,占支付总额的98.89%,授权支付1781笔1668万元。对预算单位授权大额提现、转账、公务卡消费支付行为进行监控,当年实际刷卡4179笔535.96万元,公务卡刷卡率达到授权支付的32.13%。

九、2017年财政重点工作

围绕公共财政收支预算总体安排情况,2017年财政工作的重点主要是:

(一)科学合理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加强财政、国地税和非税收入执收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强化征收管理,加大稽查、清缴力度,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积极挖潜,确保应收尽收。要密切跟踪收入预算执行情况,严格落实任务分解、形式分析、情况通报等制度,加强研判,及时有效应对,建立收入质量监控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提高收入质量。要大力培植财源,增强优势项目对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的支撑作用,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收入平稳增长。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和支持重点,找准增量来源持续加大汇报争取力度,着力在均衡性转移支付、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助、新发地方政府债券额度,以及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生态修复工程等方面实现更多增量。与各项目单位加强协调配合,共享信息资源,力促各类补助持续增加,确保财力总量稳定增长。

(二)强化支出管理,确保支出规模将加快支出作为扩大财力规模的重点,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快重点项目资金和各类补助补贴资金拨付力度,督促各预算单位尽快使用资金,及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二是将盘活存量资金作为加快支出的重点措施,坚持每月通报、阶段性清理整合制,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实行限期督办,敦促各项目主管单位和预算单位强化工作,落实项目,使用资金,及早发挥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充分应用政府性基金投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新型投入方式,充分吸纳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投资、民生投资、产业投资,壮大融资规模,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四是继续减压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会议费等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适度调整不可持续的支出标准或提标幅度,切实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五是硬化预算执行约束,着力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将单位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严格执行银行账户管理规定,共同加大监督力度。六是严格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置换债券使用,加强限额管理,强化风险预警,妥善处理或有债务,防范债务隐性化,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确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三)优化支出结构,保持民生投入。在足额安排好行政事业运行费、确保各类机构有序运转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保护、就业创业、住房保障等领域的投入,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的惠及城乡各族群众,继续保持民生投入占总支出的70%以上的水平。

(四)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在继续抓好中期财政规划和债权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财政存量资金盘活、政府债务管理、预决算信息公开、“营改增”等财政改革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按照“统筹使用、打破基数、加强审核、硬化约束”的原则,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编制改革,有效减少代编预算,破除预算单位固有的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式,强化编准、编实、编细项目预算的能力;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做实绩效目标,把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完善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加大重点专项支出评价力度,拓宽专项支出绩效评价领域范围,从单一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向财政政策、制度等重点领域延伸,强化评价结果运用,督促部门切实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三是结合实际,在着力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项目)、政府购买服务方面,加大项目储备、项目申报、项目论证、项目落地力度,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力度。

(五)立足法规强化财政监督。以财经纪律、财经法规、财务规章为准绳,加大民生领域、扶贫领域、生态领域、保障领域、债券领域、公共服务领域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认真按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格管理,从严带队,树立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用严明的纪律和规矩规范行为,用扎实的作风对待工作,提高依法理财、依法聚财、依法用财的水平。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五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