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兴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8-01-0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科技、教育

海南州金融工作亮点及2018年工作打算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04 浏览次数: 【字体:

    2017年,海南州金融办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核心目标,不断推动融资体制改革,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方式和水平,保持全州金融业良好发展态势。  

    一、工作亮点
  认真贯彻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能动作用,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以推进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合理保持信贷适度增长,有效满足海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截止2017年末,海南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2.31亿元,较年初增加10.67亿元,同比增长5.69%;各项贷款余额96.59亿元,较年初增加15.79亿元,同比增长28.73%。
  (一)加快基层网点建设,着力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中国银行海南州支行挂牌营业,同德、兴海县农商银行均已完成改制任务,青海省农牧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贵德县、共和县、贵南县和兴海县分公司挂牌营业。加快基层网点建设,全州424个行政村惠农服务点实现全覆盖,建成惠农金融服务超市6个、中心站5个、服务点496个,累计发放金融IC卡94万余张,布放POS机2363台,全部支持非接交易。
  (二)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助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议、政银企对接会议,主动搭建平台,推出“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小微企业“连贷通”、“海南·税易贷”、“银税互动”信贷产品等特色金融产品,多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紧缺问题。全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93亿元,增速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2.4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较上年同期增加1536户,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较上年同期增加0.09个百分点,总体上实现了“三个不低于”的目标。
  (三)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各项重点领域建设。构建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对接企业绿色信贷项目,共签订绿色信贷融资项目45项,贷款意向达11.05亿元,已发放10.96亿元,履约率达到100%。辖内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51.88亿元,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20.29个百分点,增量较上年同期增加7.07亿元,绿色信贷覆盖率达到53.71%,实现了“两不低于”的目标。
  (四)加大“双基联动”力度,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加大“双基联动”工作力度,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全州设立联点办公室346个,占行政村(社区)的73.31%,双方挂(兼)职人员671名,近三年来累计发放合作贷款34184笔,金额14.77亿元,“双基联动”合作贷款不良率仅0.3%,形成了“群众满意、银行受益、党政支持”的共赢局面。
  (五)助力全州脱贫攻坚,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加快推进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确定政府扶贫部门联络员5名、主办银行信贷员32名、贫困村村委会协管员210名和驻村第一书记170名,具体负责开展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5.34亿元,截至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268户,为72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30”扶贫小额贷款2.28亿元,覆盖面达到80%。
  (六)完善担保体系建设,缓解经济实体融资难问题。加大和完善担保体系建设,有效缓解了全州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农”、下岗失业和妇女创业等经济实体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海汇和四通两家融资平台为全州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融资23.6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州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七)建立健全市场流通,促进城乡消费增长升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5亿元,同比增长9.6%,以万村千乡直营店、3个配送中心、4个乡镇商贸中心为平台,拉动农牧区消费增长,提升城乡消费水平。加大限上商贸企业培育力度,7家出口企业实现进出口额375.6万美元,其中出口230.5万美元,进口145.1万美元。组织“名、特、优”产品销售企业50余家,在2017年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博览会、“青洽会”、“藏毯展”、南京消费品博览会等期间,共展出特色产品200余种,深受各地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进一步提升了海南知名度和特色品牌的美誉度,为海南州产业产品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全州共评定信用县1个、信用乡(镇)25个、信用村227个、信用户36369户,分别占辖区乡(镇)、行政村和农户总数的69.44%、53.79%和43.69%。大力开展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和征信宣传活动,中小企业和农牧民信用意识显著提高。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各项风险指标均在安全区域。修订完善金融风险应急处置预案,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确保了全州金融基本稳定。
  二、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全省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完善工作措施,稳步推进全州金融工作。一是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继续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沟通衔接协调,进一步分析研判金融形势,持续推进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重点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功能。着力构建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加快推进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贫困户金融服务的获得率,强化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确保“530”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落地不走样,不打折扣,引导贫困户正确借助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助力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二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继续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掌握辖内风险底数,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交易等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是积极探索金融改革创新。深化金融领域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明确地方政府相关金融监管职责。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监管机构的服务协调职能,深化信用联社改制工作,督促金融监管机构稳步推进贵南和贵德2家信用联社改制以及同德县农担分公司设立工作。做好融资体制改革政策指引,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压实责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支持企业向重组兼并、股份合资等多元化发展,推进青海湖药业、雪峰乳业等企业上市挂牌前期工作。四是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力度,完善金融诚信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和群众树立“合作、自律、诚信”理念。进一步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交流、激励等机制,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主管金融工作的领导干部和从事金融工作的人员、金融机构高管、企业高管、小微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金融政策指导工作的能力;将金融培训纳入对口支援项目,扩大异地培训规模,拓宽参训人员视野,着力提升金融工作人员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水准。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