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兴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8-02-02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科技、教育

海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亮点纷呈特色鲜明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02 浏览次数: 【字体:

  海南州通过五年的创建实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改善最明显的五年,是民族团结事业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关系更加和谐和顺的五年。

    经济实现跨越发展。2014年至2015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年度考核优秀领导班子,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年度考核优秀地区的历史空前成绩。2016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53亿元、252亿元、10.3亿元和2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218元和9550元,年均分别增长10.5%和11.8%,基本实现了翻番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民生条件显著提高。五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和援建资金300多亿元,民生支出年均保持在总财力的76%以上,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大力实施教育布局优化、民族教育转型提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三大工程”,教育事业发展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藏区前列。在江苏开办民族高中班,与湖北、湖南、四川等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先后输送学生近3000名,走出了一条就地均衡提升和异地办班提质“两条腿走路”的民族教育新路子。农牧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且不断提标扩面,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控制在3.2%以内。全州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7.46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5.3万人,今年实现同德县摘帽、29个贫困村退出、7410名贫困人口脱贫,开创了青海省精准脱贫攻坚的新经验新路径新方法。
  生态环境切实改善。推进“八大生态工程”,构建“五大生态屏障”,落实“五大生态行动”,全州植被、森林覆盖率比2012年底分别提高了2.8和3.3个百分点,新增水土治理面积81平方公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及环境监测等工作全面加强,以三江源区和青海湖、黄河两大流域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重大成效,一大批环保突出问题得到切实整改。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创建活动各领域、全过程,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大力创建绿色庭院、节能机关、生态社区、绿色村庄、花园学校、清洁企业、美丽寺院、绿色军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确保了生态文明与民族团结进步齐推共进。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连续五年实现了自治州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无重大涉藏维稳事件的目标,建立具有藏区特点的寺院、城镇、农村、牧区、学校 “五种管理模式”,完善州、县、乡镇、村社区“四个层级”服务体系和基层综治维稳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以“治贫、治乱、治弱”为主题的社会综合治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2016年度荣获全国和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荣誉称号,率先开展《自治州自治条例》修订工作,颁布实施《海南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和《实施细则》,促进了创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修订《村规民约》《寺规僧约》《居民公约》,建立了群众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基层民主体系。健全分析研判、包案化解、挂牌督办等16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建立司法、卫生、人社等部门参与的调委会19个,配备专兼职人员1461名,有效化解了一大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疑难信访案件。与海西、黄南、果洛等周边地区建立健全沟通协商和跨区联调机制,彻底解决了贵德县与贵南县长达20余年的草山纠纷,贵德县与尖扎县、同仁县草山纠纷得到有效管控。2016至2017年连续两年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项考核优秀地区。
  党的执政基础全面加强。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集中开展各类学习研讨2.3万场次,讲党课7800场次,实现党内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高原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累积投入资金1.8亿元,创建“四不出村”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等党建品牌和党建项目44个,分类打造“五好”党建示范带7个、州级示范点55个、县级示范点95个,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州干部总数的64.2%。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