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兴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8-08-08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科技、教育

2018年上半年海南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着力攻克“贫中之贫”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08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重要战略部署,积极探索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新思路新机制,制定实施一系列举措,着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一、精心谋划,高位推动。一是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海南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州、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全力以赴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全州33名州级领导联点31个乡镇,130名县级领导联点129个贫困村,9355名党员干部结对“认亲”17458户贫困户,构建形成了责任清晰、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二是完善保障机制。按照“三个新增”的要求,坚持将新增项目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51亿元,其中深度贫困地区7154万元;州级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资金3.35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00万元,行业部门项目资金1.7亿元,对口援建资金1.4亿元。制定了发展产业、资产收益、易地搬迁、移民安置等“九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了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卫生等“十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构建“9+10”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做到脱贫攻坚有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三是强化督促考核。制定《海南州关于对县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的实施方案》《海南州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落实双月通报、季度巡查、半年督察等制度,通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形成了共同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二、多措并举,夯实基础。一是聚焦产业扶贫这个根本。加快实施深度贫困地区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投资6380万元,支持并实现深度贫困地区14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发展全覆盖。大力发展光伏扶贫项目,投资3.43亿元,采取“飞地”模式在海南州光伏园区启动建设总装机50.5兆瓦的1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将于年底前并网发电,可扶持带动17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7269户贫困户受益。目前,全州共建设扶贫产业园6个、扶贫产业基地46个,支持扶贫龙头企业7家、扶贫专业合作社223家,培育农牧科技致富带头人 170名,带动3.06万名贫困农牧民依靠到户产业实现脱贫,在14个贫困村实施了旅游扶贫工程。二是抓住务工就业这个牛鼻子。整合“雨露”培训等资源,累计培训农牧民1.14万人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3.1万人(次)。统筹整合资金9981万元,开发设置生态管护等公益性岗位5033个,并全部安排贫困群众就业,实现了贫困群众就地转岗、稳定增收。积极推进劳务协作,共举办劳务人员培训班16期,培训人员2000多人,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372人,创出了一条以共和县拉乙亥麻村为典型的家庭组团式外出务工的新路子。三是注重社会保障这个兜底之策。对深度贫困地区农牧民全面开展体检筛查,分类建立台账,实行信息化管理。制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将5.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投保范围,为贫困户量身打造意外伤害、扶贫产业、健康保险等产品,实现了贫困群众门诊医疗费用、基本医疗及大病医疗住院门槛费。截至目前,全州已投入保险费699.34万元,承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1713人,受理赔案185件,共赔付55.38万元。进一步落实15年免费教育补助政策,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对接受中高等职业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每人每年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5000元和10000元。四是激发精神扶贫这个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举办各类学习会56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4.1万人(次)。对2016至2017年度30名奋力脱贫的典型代表在全州范围内进行了表彰,积极组织开展信用村、信用乡和“五星级文明户”创建等活动,制定完善群众拥护、具体可行、合法合规、落实有效的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婚嫁彩礼、礼金、酒宴等最高限额,禁止大操大办、炫富比阔、铺张浪费,培育和倡导良好的村风民风,激发贫困群众致富愿望和内生动力。
  三、补齐短板、缩小差距。一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医疗精准扶贫“十覆盖”和贫困人口就医“一免七减”政策及健康扶贫 “三个一批”行动方案,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全覆盖;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州已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421所,标准化建设率达98.36%;投资300万元对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建立“海南州重病兜底保障基金”,专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病兜底。二是发展公平优质教育。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政策,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完善奖、免、助、贷、补多位一体的资助体系,落实资金709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774人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01%,中职就读贫困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三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围绕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求,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力度,共整合资金8351万元,优先解决了15个贫困村道路改造和20个贫困村的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在现行危房改造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深度贫困县和藏区深度贫困乡镇户均补助6万元的标准,启动实施深度贫困地区7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旧房改造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工并实现入住。累计投入4.98亿元,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旧房改造建设项目,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群众4001户。
  四、抢抓机遇,构建合力。紧紧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政策性机遇,将各方援建帮扶资源优先向扶贫一线倾斜、向民生项目倾斜。一是加快援建项目推进力度。坚持对口支援资金80%用于扶贫、80%用于基层。2016年以来,累计安排援建总资金达8.97亿元。其中,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类、人才就业培训类、医疗卫生类、生态建设和环境类项目资金占比达85%以上。投入对口支援资金7362万元,实施特困无房户住房建设5805户。二是加快推进产业合作。积极联系协调东部企业落户海南,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造血能力,促成招商引资项目12项,总投资达17.98亿元,到位资金5.92亿元。落实《青电送苏框架协议》,截至2018年6月份,新能源累计送电已达20亿度。协调苏宁易购在海南州成立了该公司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电商扶贫实训店,启动了精准扶贫新模式。三是推进教育医疗扶贫。江苏与海南州中小学“一对一”“手拉手”结对学校达82所,进一步巩固完善江宁高中海南班异地办学机制,2018年海南班高考再创佳绩,普通班重点本科率达98%,民族班本科率达95%。27家江苏优质医疗单位与海南州各级医院结对共建,安排27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赴苏免费治疗。实施“光明行”免费救助活动,为328名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四是开展结对帮扶。扎实开展定点扶贫、驻村帮扶和“双百”精准扶贫行动。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01亿元。建立同德县“党政军企”脱贫攻坚返贫救助基金,已募集救助基金550万元,为符合救助条件的8户贫困群众发放救助金25万元。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