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3-04-1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商贸、海关、旅游 |
海南州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展情况 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近日,海南州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期间,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五县免疫档案、疫苗保存、物资台账、耳标佩戴、兽药经营、产地检疫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并随机抽查了5县6乡镇12个村30户牧户和3个规模养殖场(小区),共抽查羊4800只、牛560头、猪342头、鸡6000只。截止目前,全州共免疫牲畜421.42万头只,免疫密度达72% 。其中牛羊口蹄疫406.11万头只、猪口蹄疫2.7万头、高致病性禽流感9.09万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2万头、猪瘟1.32万头。全州春防工作预计4月25日全面完成。
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进展情况: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州、县政府和农牧部门分别召开了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专题会议,对春防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部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分片包干、分片负责,做到了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实现了动物防疫效果监测的全覆盖,提高了免疫密度和质量,有效防止了动物疫情的发生。二是全面推行免疫公示制度,切实增强防控能力。各县大力推行免疫公示制度和告知制度,在层层部署的同时,对不同养殖环节进行免疫公示,使各牧(村)委会了解动物防疫工作要求和职责;对规模养殖场全面实行动物防疫告知制度,详细告知防疫责任和义务。同时,指导规模养殖场健全动物防疫制度,制定免疫方案,完善养殖档案,实行全封闭管理,切实加强养殖场的防疫消毒工作,提高防疫水平。三是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州、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完善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控制预案,完善和规范疫情报告、预案启动、疫情处置、疫情解除、后续监测、损失评估、生产恢复、调查总结等程序,加强了州、县兽医行政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预备队培训,建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疫苗、药品、免疫用具、疫情处理器械、防护设备等。全州共贮备防护用品、喷雾器、发电机、消毒药品、扑杀器等物资1971件,总价值约85万余元。四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切实做好疫情防范工作。针对当前疫情形势,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大禽、蛋市场监管力度,严禁病死禽类、未经检疫的禽类进入屠宰场;严禁未经检疫的禽类及其产品和无检疫标识的产品进入市场,一经发现就地销毁处理;加大雏鸡、商品鸡调运的监管和补免工作力度,建立免疫档案,确保免疫密度达100%。五是强化疫情监测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到位。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当前,我州重要湿地候鸟陆续返迁,严防候鸟引发禽流感疫情已成为当务之急。州、县加强对21个重点水域候鸟禽流感疫情监测和联防巡查力度,严防家禽与候鸟接触,切实做好疫情防范工作。根据监测,截止目前,未发现鸟类异常死亡情况。六是加强防控培训力度,有效提高防疫能力。结合政策宣讲和法制宣传等活动,加大《动物防疫法》以及重大动物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做到相关法律入户、防控知识到人。同时,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免疫操作规范、免疫程序、免疫卡填写等知识的培训力度,有效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防控知识,并取得良好效果。
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一是个别牲畜注苗后发生应激反应导致死亡,补偿费不能及时到位;二是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动报酬偏低,队伍不稳定,调换频繁,对防疫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三是部分县级兽医部门实验室建设滞后,不能正常开展实验室内检测工作;四是贵南、兴海两县仍然存在牛羊私屠乱宰现象,牛羊肉未经检疫上市,严重违反《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议农牧、工商、发改等部门尽快整顿肉品市场,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五是各县普遍存在畜禽免疫档案和票证填写不规范现象,牲畜二维码耳标佩戴率和产地检疫报检率偏低。建议各级动物防疫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指导,切实提高动物防疫综合水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