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0-11-23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商贸、海关、旅游 |
兴海县开展基层党建“三个一工程”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乡镇篇
近日,为全面检验基层党建“三个一”工程推进落实情况,县委组织部开展全县基层党建“三个一”工程观摩现场推进会,组织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共20名基层党建工作负责同志,对7个乡镇11个观摩点进行现场观摩党建促产业发展、促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通过书记讲、实地看、大家议、互相评,进一步找准查实不足、厘清发展思路、推动工作落实。
“直联直导”党建工作法。今年以来,子科滩镇党委以“直联直导”工作法,向所辖各村、社区下派党建指导员、联络员,指导督促各村(社区)支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党建指导员带头履职尽责,真正把主体责任延伸到一线,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链、任务链,变“一人热”为“大家热”、变“一人干”为“共同干”,大力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规范;着眼服务群众需求,以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为目的,带头开展党规党章学习、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社会稳定维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积极开展党员星级评定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味。通过开展选派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工作,各村(社区)党组织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在农牧民群众面前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党组织和党员的信任度。
党建引领产业强镇。根据“党建引领产业强镇”总体规划,五一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良好的草场耕地优势,打造了“支部+合作社+牧户”草畜联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村级产业发展模式,河卡镇党委牵头、村党支部引领、党员先行的形式,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大力发展畜牧和种植业两大产业。目前,已建成诺金种植业和强盛生态畜牧两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推广效应的合作社,走出了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迈出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坚定步伐。
打造“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今年来,曲什安镇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大米滩村打造形成了党支部引领下的“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富民新模式,在村“两委”带领下,及时成立兴海县裕民种植合作社,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以村“两委”班子为核心、合作社为载体、农户为细胞的经济体,闯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破冰之路”。
团结村党支部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研究确定了优质土豆“产销储”一体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初步建立了“统一种植+双向销售+余量储存”的产业发展模式。村“两委”及时流转320亩耕地统一种植,与兴海县振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种植收购合同进行销售,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形成了集体经济发展与村民增收有效联结、集体与个人利益共享的良好发展局面。
才乃亥村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种有定向、销有方向,持续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党支部牵头,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发动村“两委”力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与西宁荷兰豆收购方签订农产品订单合同,以收购方提供种子、技术指导,才乃亥村负责种植、田间管理和成品采摘,农产品进行定时定点收购的方式,形成了连片作业、规模种植、统一管理、定向销售的链条模式。今年试种的65亩荷兰豆长势良好,已采摘销售14茬共4.9万斤,吸纳本村闲余劳动力1000余人次,发放工资近11.07万元,带动群众致富效益逐渐凸显。
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发展。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工作启动以来,唐乃亥乡加吾沟村充分利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牧家书屋等现有基层阵地,因地制宜打造规范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1+7+N”模式,组建了政策宣讲、医疗服务、残疾人服务、警务、环保等7支特色志愿服务分队,让老百姓成为文明实践工作的主力军。
“党支部+合作社+基地”模式助推产业发展。唐乃亥乡上村按照“支部+合作社”的形式,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为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村民入股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经营模式运行。现有粉条加工厂、库房、马铃薯储存窖,种植马铃薯1000亩、种植饲草玉米520亩,带动了全村273户村民的增收,合作社累计投入资金202万元,预计年内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
农牧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近年来,为解决农牧民“无职党员”经常处于“干闲无事”状态的问题,杜宗村党支部根据确定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对岗位具体职责、工作内容和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使每个岗位既有履行工作职责的定性要求,又有量化考核的指标。同时,结合无职党员的素质、特长、年龄、体能、居住等情况,充分尊重党员意愿,发挥好党员自身特长,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绝不给党员工作生活增加额外负担。杜宗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法共设控辍保学岗纠纷调处与信访维稳岗乡风文明岗政策宣传岗村务监督岗生态环保岗共6个岗位48名党员,切实把“无职党员”紧紧围绕在村党支部周围,使农牧民党员人人身上有任务,人人身上有担子。
“一名党员一面旗”计分评比法。今年来,龙藏乡党委积极推行“一名党员一面旗”计分评比法,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通过实行计分制度,让每名党员自觉地认清作为党员的责任感和约束感,促进党员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在家庭、邻里、社会等各方面都树立起了个人的良好形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赢得群众信任得到群众好评,进一步拉近党群、干群关系。
“1+N”党员联户制。为探索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温泉乡党委建立“1+N”党员联户制,以每名党员联系5至10户群众的方式,实现全乡270名党员联系2457户牧民群众全覆盖。党员积极承担好在政策引导、控辍保学、环境整治、临时救助、矛盾调解等中的“教育员、联络员、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六员”作用,形成了“红色朋友圈”“一机制、十评选、四遵守”村规民约等好做法,使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发挥了表率作用。
“四优化五引领”党建工作法。 长水村党支部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春风,落实“四优化五引领”党建工作法,以优化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活动 ,向着引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新生活启程远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